欢迎进入中国电影网官方门户!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观察

奥斯卡收视率20年最低:权威没落or观众品味变化?

发布时间:2018-03-08  来源:壹娱观察  浏览次数:298084
分享

2017年的奥斯卡创造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乌龙,但是却没有保证收视率,相比2016年下降了4%,只有3290万观众收看了直播,在去年成为了有史以来收视人数最少的奥斯卡颁奖礼。

但是这个记录在前日又被打破了,2018年的第九十届奥斯卡收视率竟然又创出新低,只有区区的2650万观众,相比去年又下降了640万人,跌幅超过20%。

 

一些好莱坞媒体如是评论奥斯卡颁奖典礼,“眼看奖项一个个接连揭晓,走着常规的程序,但是却几无任何惊喜可言”。

从山姆·洛克威尔的最佳男配角到加里·奥德曼的最佳男主角,从科比·布莱恩特的最佳动画短片到《寻梦环游记》的最佳动画长片,几乎百分百一如外界预期:确实是没有任何惊喜可言。

就连最后最佳影片奖颁给了《水形物语》之后,不但台下的现场观众反应不算热烈,就连上台领奖之前已经获得了最佳导演奖的吉尔莫·德尔·托罗感觉也不算特别意外和激动;《水形》团队有一个制片人还算兴奋,想要在导演致辞之后多说些什么,可是却被台下的乐队和主持人双双打断;这场演出虽然没有太多惊喜,但是还是像往常一样时间拖得太久,已经接近了美国东部时间半夜12点。

不知不觉之间,这几年的奥斯卡奖似乎失去了它独有的权威性魅力,尽管它依旧是好莱坞乃至全球最受瞩目的电影奖项,但是无可否认的是似乎从参与者到旁观者都产生了一丝厌倦,这在连年下降的收视率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人们不禁要问:奥斯卡奖的衰落究竟是学院权威的没落,还是电影观众口味在悄然发生着改变,催生出对于新生力量与新的评判标准的需求?

奥斯卡收视的三大要素:影片,节目,电视观众

一般来说,奥斯卡奖的收视率历年一直都维持在3000-4000万的观众人数之间,就算是2017年及之前的历史最低值也有3290万人;可是这一届愣是出现了悬崖式的暴跌,一共只有2650万人收看了奥斯卡,可谓凄惨。

 

我们可以从上面美国媒体整理出的数据看出,历来奥斯卡奖的收视率虽然也有起伏,但是始终是在一个区间内保持着;但是2018年却彻底跑出了这个区间,出现了一个历史性的超级低位。

迄今,奥斯卡颁奖礼收视人数最多的年份是1998年,达5530万人次。那一年,在北美狂赚6.6亿美元的《泰坦尼克号》赢得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11项奥斯卡奖。就在4年前,奥斯卡颁奖礼的收视人数也还保持在近4400万人次。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奥斯卡收视的衰落呢?

1)缺乏惊喜之作

众所周知,奥斯卡颁奖礼的收视率往往和获提名影片的受欢迎程度,知名度,以及票房成绩有关。今年获得最佳影片奖的《水形物语》在北美的票房收入仅为5745万美元,而与它竞争的多数影片,包括《三块广告牌》等都属于票房一般、风格非常文艺和小众的中低成本作品,这也难怪观众提不起劲来:片子都没看过,甚至也没怎么听过,怎么有可能还去关注颁奖典礼。

 《水形物语》在北美的票房收入仅为5745万美元

全球票房超5亿美元的《敦刻尔克》算是今年最受观众追捧和最为熟知的影片了,但是在几个大奖中几乎没有人看好它,结果也是未能得到什么大奖,只是在剪辑和音效上获得殊荣。

2)演出风格平庸化

除了影片不出彩之外,颁奖典礼本身亮点也着实不算很多。二度执掌话筒的吉米·坎摩尔虽然由开场秀起就一路揶揄了“推特治国”的总统特朗普、被性骚扰丑闻拉下马的哈维·韦恩斯坦、奉行保守主义的副总统彭斯一把,但都是点到即止。

揶揄了一把奉行保守主义的副总统

照理说,今年奥斯卡的最大主题应该是性丑闻与女性权益,结果却是雷声大雨点小。此前在金球奖上席卷红毯仪式的“黑衣人”风格,并未延续至更具分量的奥斯卡红毯上。

3)互联网和视频流媒体参与分流,电视收视大不如前

如果说前面两项原因还是落在今年奥斯卡的个案上,那么另外还有一个深层次原因就是来自于网络和流媒体收看的分流导致美国通过电视收看奥斯卡的观众人数大幅下跌。

和中国一样,美国人的收视习惯正在发生急剧改变,越来越多人的已经不看电视了。有相当一部分原有的观众要么是通过流媒体或者网络平台来收看奥斯卡的直播,要么是压根无法收看直播,直接通过新闻或者录像视频来关注现场。

这样的现象不仅仅发生在了奥斯卡典礼上,纵观近年来各大颁奖礼的收视率,也是乏善可陈:今年的格莱美奖收视率比去年暴跌24%,而即便是有“美国春晚”之称的超级碗,最近一次的收视率也创下近7年新低。

 2018年奥斯卡颁奖礼开场前

奥斯卡奖的收视率来自尼尔森的初步收视数据,暂时并没有把流媒体直播和点播算在内;另一方面,奥斯卡颁奖礼在社交网络上的热度也严重不足。据美国社交媒体统计网站Fizziology的统计,与2017年的颁奖礼相比,今年的奥斯卡在社交媒体上的讨论量猛降28%,Facebook,Instagram上的讨论人数和话题热点都比去年呈现下降趋势。

现在看来,电视收视的普遍下降固然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奥斯卡在网络上的热度也开始出现下降,这就说明光把收视率下降归因为互联网的影响就是片面的了,毕竟奥斯卡本身的内容吸引力才是关键。

套路满满的奥斯卡:推陈出新的出路在何方?

说起已经90高寿的奥斯卡,没人能够否认它的经典性和权威性,这也是为什么世界各地的影人很多还是以能够提名奥斯卡甚至获奖为荣;但是随着经典性和权威性相生相伴的则是因循守旧和固定的“套路”:这样的套路一旦被观众发现和习惯之后,审美的疲劳也将随之产生。

比如历来所谓的风向标一说,提前举办金球奖被认为是奥斯卡的预演,这样的规律在英国学院奖,美国影人工会奖身上也开始体现。在这些前期评奖把各路电影都捋了一遍之后,最后出场的奥斯卡就开始缺乏期待性,观众都发现这几年奥斯卡得奖名单越来越容易“被预测”,风向球准确性达百分之百,2018年的最佳导演、男女主角、男女配角得奖名单与金球奖、英国学院奖完全一致,其他技术奖项也完全符合各工会自办奖项的结果。

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一名事先就差不多可以猜到7,8成结果的观众来说,期待值自然不会太高;再加上正好又碰上本届的许多得奖影片并不是市场上的宠儿。

又比如说所谓的“政治正确性”,这在近几年的奥斯卡典礼上最为明显。今年的奥斯卡获奖影片也不例外,无论是《水形物语》《三块广告牌》,还是《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以及《逃出绝命镇》,从女性题材到同性恋题材以及种族主义题材,几乎构成一张清晰、完整的“政治正确”视觉图谱。

一张完整的“政治正确”视觉谱图

再加上历来为奥斯卡追捧的民主权利,新闻自由等题材,我们发现奥斯卡的提名基本都是围绕着“政治正确”的线路展开。

这就体现了奥斯卡的另外一个套路:许多影片在策划和拍摄,甚至宣传阶段会非常刻意地讨好奥斯卡评委的风格,因为制作人已经熟知了奥斯卡委员会的喜好。

最知名的例子就是现在已经因为丑闻倒台的韦恩斯坦的奥斯卡“公关”套路。韦恩斯坦的套路甚至在90年代末以及21世纪初书写了好莱坞的黄金准则,有很多人开始效法他的做法。

哈维·韦恩斯坦

这些套路包括说服导演和制片人将原本应该在海外拍摄的场景搬到洛杉矶,并同时频繁举办和奥斯卡评委们的见面会和派对;增加影片在奥斯卡评委居住地和度假地点电影院的放映场次;频繁打电话给评委们游说影片,甚至成功说服了从来没看过影片的评委为韦恩斯坦出品的影片投票;还有甚者为了给影片造势让男主角到参议院做残疾人法案的见证人,在舆论上推波助澜。

韦恩斯坦的奥斯卡攻略还包括通过舆论和媒体打击竞争对手的影片或者电影人的声誉,以保证自己的项目和艺人能够脱颖而出。

不奇怪前几年詹妮弗·劳伦斯在获得影后之后,在获奖致辞中半开玩笑地说“感谢哈维帮我击败了其他竞争者。”

没错,貌似神圣的奥斯卡光环下,早就存在积累多年的套路满满和旁人一时无法察觉的黑幕,当这些套路和黑幕通过某种偶然的形式逐渐暴露出来之后,观众和媒体禁不住要开始反思:奥斯卡奖是不是还值得这么多的关注和重视,是否这个奖的含金量在不知不觉间已经悄然下降?

为避免权威的进一步失落,奥斯卡也在迎合观众和时代的变化

在奥斯卡金像奖的主办方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官网上,这样描述他们的宗旨:“承认并坚守电影艺术与科学的卓越之美,激发想象力,并通过电影这一媒介将世界联结在一起。”

目标是宏大的,奥斯卡的使命感确实很强,而变化又是不可避免的。

近年来,在奥斯卡中出现了明确的艺术片苗头。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好莱坞在调整自己的表现区间,在原有的文艺坐标开始失效的情况下,连好莱坞都在走艺术片路线,也深切说明了时代的巨变。

就在中国推出《战狼2》参选奥斯卡的同时,我们发现近十年来好莱坞已经不再生产类似于《红海行动》这样类型的大片,我们耳熟能详的能够提名奥斯卡的《拯救大兵瑞恩》《黑鹰坠落》都是差不多二十年前的产物。

《拯救大兵瑞恩》

从2010年左右开始,传统的美国大片在奥斯卡已经无法获得青睐,原本的“宏大美国叙事”已经讲不下去了。

口味的更新换代带来的是奥斯卡过去一代影人的迭代,曾经的大师诸如斯皮尔伯格和雷德利·斯科特已经处于被更替的边缘,他们的作品《华盛顿邮报》和《金钱时代》在本届奥斯卡上只有区区的一两项提名,曾经既能够吸金又能够拿奖的大师们已经渐渐把舞台交了出来,类似的命运也同样可以在马丁·斯科塞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等老牌奥斯卡导演身上看到。

《华盛顿邮报》只获得一项提名

奥斯卡背后的学院知道,奥斯卡奖必须保持一个权威的地位,因为越来越多的其他电影节奖项,诸如多伦多,圣丹斯,以及欧洲的柏林、戛纳等等都开始发生改变,意图扩大自己的影响:面对着一个新世代的观众,以及新世代的电影人,奥斯卡不可能一直一成不变。

奥斯卡是在改变,只是变化速度似乎还不够快,跟不上科技,信息,以及娱乐消费的新潮流,因此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收视率连年下降,奖项的关注程度也远非过去可比。

明年的奥斯卡将会变得如何呢?未来的呢?或许有那么一天,整个世界电影的评奖与荣誉体系也会产生一种变革,如果奥斯卡奖以及参奖影片的基调和风格继续越来越不为主流观众所接受和喜欢,那么这样的变革或许很快就会来临。

[责任编辑:zy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