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电影网官方门户!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观察

中国电影高峰论坛:拒绝把电影当摇钱树

发布时间:2018-11-09  来源:中国电影报  浏览次数:132802
分享

中国电影高峰论坛开幕

11月7日,第27届金鸡百花电影节重要活动之一的中国电影高峰论坛在佛山拉开帷幕。论坛以“走向新时代:改革开放与中国电影”为主题,包括主题演讲、圆桌论坛等多种形式。多位学界专家、电影企业负责人、电影主管部门领导等共同围绕“新时代中国电影的走向与发展战略”、“电影工业与美学建构”、“新时代中国电影内容升级与国际传播”三个方向进行分组探讨,共商新时代中国电影发展大计。

《走向新时代:改革开放与中国电影》发布

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张宏,佛山市委常委、副市长刘俊文在中国电影高峰论坛开幕式上致辞。开幕式上,集结多位论坛嘉宾智慧的新书《走向新时代:改革开放与中国电影》发布,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为这本新书揭幕并发表致辞。

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张宏

张宏将中国电影高峰论坛称之为“中国电影发展和电影研究的风向标”,他在致辞中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经历的三个重要阶段,“80年代,中国电影创作思维突变,电影人冲破思想桎梏,创作的主体意识越来越强;1993年以来,中国电影在世纪之交的转型期经历了巨大的变革,感受着成长的阵痛;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走出低潮,开始了繁荣发展的黄金时代,类型生产和艺术探索呈现出发展态势。‘互联网+电影’的大生产格局逐渐形成。”同时,面对当前电影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张宏号召电影人聚焦当下,守望未来,“秉承改革精神,持续探索,赢来一个更新更美好的时代”。

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

饶曙光重点介绍了《走向新时代:改革开放与中国电影》这本论文集,他认为当前中国电影正呈现出“开放多元的创作景观,释放出无限地活力和创造力”,他将当前中国电影的增长模式总结为“质量型和内涵式的增长”,同时,他认为要“正视当前存在的矛盾与问题,实现产业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新常态”,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和80年代的两次电影理论批评浪潮之后,饶曙光希望电影学者们不断前行,“我们期待第三次的浪潮”。

30余位专家学者佛山“论剑”

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丁亚平,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旭光,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王志敏,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贾磊磊,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犀禾分别就“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电影美学演进及其文化逻辑”,“‘电影美学’的现实由来、理论资源与体系建构”,“中国电影工业美学及中国电影美学升级之美学辨析”,“中国当代电影史上的N部‘第一电影’”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主旋律电影中的国家形象研究”等话题发表主题演讲。

“改革开放给电影带来了生成性的美学特征”,丁亚平说,“这样的历史机遇让电影人能够孜孜不倦地去探索电影呈现方式与表达方式的无限可能”。他认为正是改革开放促成了当代电影的美感与绚丽,“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当代电影美学发展的转折”。

陈旭光从电影观念、电影文本、电影技术和运作机制、电影接受、消费传播等方面分析了电影工业美学的理念建构,他认为“电影工业美学是从现实土壤中生产出来的电影理论,它的体系建设涉及电影观念、电影文本、电影技术和运作机制、电影接受、消费传播等各多个层面,要把电影看作一种核心性的文化创意产业,在电影工业流程的每个环节都发挥创意和审美功能”。

王志敏的演讲直奔主题,提出“美学研究是中国电影发展和学术研究的需要”,他对“美学”和“工业”的概念进行辨析,认为“中国电影美学的升级要集中解决长期以来没有解决的电影美学精准定位问题”。王志敏将美学发展与国家经济发展相结合,面对当前中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王志敏提出,“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和工业化时代有着根本不同的后工业时代,工业美学要做好向后工业美学的升级。”

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贾磊磊

贾磊磊在演讲中历数了多个中国电影的转折时刻,《红象》《神秘的大佛》《喋血黑谷1985》《黄土地》《建国大业》等一部部影片,成为中国电影发展历程中一个个鲜明的注脚。贾磊磊通过这些影片,与观众分享了数十年来的中国电影经历的多个突破,他总结,“中国电影正在呈现越来越多元化的特征,我们不能用刻板印象来套中国电影,不能用割裂电影话语体系的方法来肢解电影;我们应当避免把电影当做教科书,摇钱树,我们在强调电影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要强调经济效益和艺术效益相统一;我们要在评价电影、讨论电影进程的时候遵循电影的发展规律。”

陈犀禾从电影和国家的关系入手,重点阐述了1949年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的主旋律影片创作。他将这些影片主要分为革命战争题材、革命历史领袖题材、海峡两岸题材,聚焦在新的历史环节下主旋律影片如何塑造国家形象。他认为“这些题材的影片随着社会政治变迁而发生变化,革命领袖题材塑造了领袖形象,革命英模题材为民众树立了楷模,这些题材的电影如今吸收了商业片的元素成为当代中国电影的重要景观”。

在主题发言之后,当天下午的圆桌论坛上,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教授黄会林,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委员会会长陆绍阳,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电影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刘汉文,浙江大学国际影视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导范志忠,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赵卫防,清华大学影视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导司若,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常务副会长、研究员张卫,中国传媒大学摄影系主任、教授梁明, 浙江大学影视与动漫游戏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盘剑,浙江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研究院院长项仲平等3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新时代中国电影的走向与发展战略”、“电影工业与美学建构”、“新时代中国电影内容升级与国际传播”三大议题进行深入探讨。内容涉及中国电影产业升级、美学嬗变、创作生产、电影风控体系建设、电影融资、“一带一路”电影、合拍片、“粤港澳大湾区电影带”建设等多个方面。

[责任编辑:zy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