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电影网官方门户!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观察

那些“沉默”了的互联网影企都去哪儿了

发布时间:2019-01-11  来源:悦幕中国电影观察  浏览次数:263903
分享

互联网影业已经成为电影行业越来越无法忽视的存在,或者说,其中一部分公司,从来都是业内关注的焦点。

互联网公司迈入电影行业,最早是在2011年,当时乐视影业宣布成立,并在2013年凭借联合发行《小时代》,正式踏入了互联网电影公司的道路。

而互联网影业公司大规模成立是在2014年到2015年左右。两年间,阿里影业和腾讯影业先后成立,豆瓣影业、小米影业、暴风影业、蓝港影业、58同城影业、爱奇艺影业等也纷纷入局。

以乐视为例,最初决定找来张昭做电影,是为了整合资源,给乐视自身的互联网体系找到线下出口,而这也是大多数具有互联网基因的公司的普遍诉求。

而现在,乐创文娱本身已经成为一家标准的电影公司,腾讯影业和阿里影业分别借由自身的流量优势、社交属性,和平台服务、基础设施以及海外投资,在互联网影业的混战中,凭借资源优势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门路。

而入局较晚的爱奇艺影业,目前还处于摸索当中,由于手上握有百度糯米,电影票业务将成为未来其重点布局的板块。

与最初入局时的“热闹”相比,近两年,部分互联网公司在电影行业的布局开始进入了“蛰伏期”。相对而言,他们在主控项目方面缺乏有热度的代表作,甚至成立至今仍然没有主控项目。

互联网巨头正直稳中求胜之际,但那些中体量的公司现在又如何了呢?

手握IP优势  从IP端切入电影行业

除了三大视频网站,其他互联网公司大多在2016年前后相继入局电影行业。而在这其中,具备IP资源优势的公司,往往会从IP端切入。

凭借国内最大的电影评分系统之一,以及庞大的用户量,豆瓣在2016年中旬布局影业。豆瓣平台旗下的豆瓣阅读页面上线了一个新栏目——影视改编。

豆瓣影业将选择优质的豆瓣阅读小说,组织编剧、导演和主创进行项目孵化,并参与后续电影的投资和开发。

可以看出,彼时豆瓣影业的思路主要聚焦于电影的IP端。而之所以入局电影行业,豆瓣较为丰富的小说储备和庞大的用户群体是一个重要原因。

而豆瓣影业在成立最初,只负责筛选IP,然后分发给下游的承制与发行公司。

豆瓣阅读通过上线“影视改编”栏目,希望能够通过引入编剧、制片方等创作者,让豆瓣阅读上的作品有机会转制成电影,以获得更大的商业价值。因此,豆瓣涉足电影行业的关键点还是在于IP端。但豆瓣也有直接参与到作品投资和开发的计划当中。

截至2016年8月,豆瓣影业至少有10部小说售出了影视改编权。

不过,大部分业内人士认为,豆瓣影业在电影核心创作环节存在短板,相对而言缺乏在编剧、导演等主创人员方面的储备,在投资、运作上也相对缺乏经验。因此,可以预见的是,豆瓣影业目前将仍然停留在与业内成熟公司“联合”的层面。

暴风影业成立于2016年3月份,当时,暴风科技计划以10.8亿元购买稻草熊影业60%股权。但最终证监会否决了这项收购草案,暴风科技与稻草熊的股权合作终止。

最初,暴风影业计划以开发原创IP为核心,在IP购买、IP制作、影视剧购买、影游联动等产业链进行布局,最终增强平台的内容支撑。但在收购失败后,暴风影业的业务就陷入了停滞状态。

暴风集团CFO毕士钧曾提到:“原来我们做影业的想法是通过并购和影游互动去做,但是证监会否了之后我们就重新思考,反问自己为什么能赢呢?互联网公司做影业做得并不好,在我没有找到方法之前我们不会去做。”

尽管对部分公司来说,IP资源是迈入电影行业的第一步,但最重要的是在成熟团队的操刀下,孵化IP。

因此,也有互联网公司直面制作方面存在的短板,而是以出品或联合出品方的身份,参与到电影项目当中。

不参与电影制作周期   聚焦项目投资

在2016年1月,小米联合创始人兼高级副总裁黎万强结束闭关宣布重新归队,并表示未来主要负责两件事情——一个是小米市场,另一个就是小米影业。随后在去年6月,小米影业正式成立,其业务包含三大板块:投资、制作及宣发。

虽然在内容制作方面存在短板,但凭借品牌、资金、渠道等资源,小米影业意图与优质影视公司开展战略合作,从而参与到优质项目的投资中来。

小米影业此前虽然参与到了《唐人街探案2》《西虹市首富》等优质热门影片中来,但成立两年来,小米影业并无主控项目。而早在2017年初,即有报道称,小米影业已将宣发部门解散,相关宣发工作将交给小米大市场部门,而小米影业的制作部门更是早已停止运作。

若按照过去所规划的内容出品、制片公司的定位来看,小米影业入局较晚,且在项目制作的核心资源方面,并不能够在与传统影视公司的竞争中具备优势。

而对于部门调整,黎万强也在此前的回应中表示,小米影业未来不涉及制作。这意味着小米影业将从内容制作型公司向内容投资型公司转型,更多的参与到优质项目中来。而这一转型,对小米影业目前而言是相对合适的。

同样在2016年,58同城影业成立。时任58同城影业副总经理的孙彬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与单纯的投资回报相比,58同城影业更希望能整合电影产业链资源,结合企业自身资源做营销,兼顾财务回报与传播。”

因此,58同城成立影业公司,更多是受到品牌宣传和娱乐营销的驱动,电影元素与58同城平台商家的“联动”,对电影与商家而言都是一种“一石二鸟”的宣传机会。

因此,58同城影业的初衷更多的是生活服务链条。

而与其他互联网公司热衷于成熟公司运作的大制作热门IP相比,58同城影业似乎更青睐于初创阶段的电影公司。

在2016年6月接受媒体采访时,58同城总经理陈建宁表示:“这两年我们需要通过投资一些中小成本电影项目,不断熟悉电影行业运作流程,接受电影行业的运作条款,通过学习不断挖掘58平台与电影行业的匹配度,如果一两后我们能更熟悉电影行业,一定会切入大片投资。”

因此,尽管当时58同城影业称已完成了6-7部电影的投资,包括《少年》《精灵王座》等。不过,相比而言,更像是在中小成本电影项目中的投资试水。

而陈建宁曾称,58同城影业对电影内容没有强制要求,现阶段也没有追逐电影票房的迫切性,而是主要在电影票房与投入成本之间取得平衡。未来,结合平台商户与电影,进行资源整合做营销,是58同城影业的主要定位。

但相比较而言,投资热度较小的中小成本影片,获取的传播声量也较为有限,很难达到电影营销与商家宣传的双赢。

整合平台资源   打造影游联动

相对而言,哔哩哔哩影业的目标更加“直白”——做自己平台的用户喜欢的片子。其定位更多聚焦在在“下世代”用户的趣味和文化上,而这种风格更多是由其平台风格与用户喜好所决定的。

而从二次元视频领域拓展到电影、剧集制作领域的哔哩哔哩影业,参与联合出品的电影项目有《神探夏洛克特别篇:可恶的新娘》《我在故宫修文物》《精灵王座》和《我叫MT之山口战记》等,虽然口碑尚可,但这几部作品票房表现并不理想。

哔哩哔哩影业的最大股东尚世影业,将其占股的45%以200万元人民币全部转让。显然,哔哩哔哩影业对于影视内容制作的布局并不顺利。

相比较而言,哔哩哔哩与绘梦动画联合成立的动画制作公司哆啦哔梦发展更加顺遂,成立半年就发布了20多部国产原创动画作品。

对于哔哩哔哩而言,移动游戏是B站的重要收入来源,而动画受众是B站的主流受众。因此,在动画领域,哔哩哔哩更加具有先天优势。未来,在国产动画电影领域,可能会看到哔哩哔哩的身影。

而有游戏基因的蓝港影业,其定位是“影漫游”联动。在去年的上海电影节期间,蓝港影业对外公布了16部作品。但相比较而言,蓝港影业似乎是以网生内容为主,更偏重于影视作品,而非电影项目。

截至目前,其电影项目只有2017年的《反转人生》。

互联网影业有资金、资源,还有流量,但电影行业是另一套打法,并非通过大数据分析就能够站住脚。细数下去,巨人影业、彼格影业等折戟的例子也不少,因此,在大潮来临之下,很多互联网影业都转而进入了“蛰伏期”。

在没有找到切实可行的“门路”之前,互联网影业在与传统影视公司的竞争中并不具备绝对优势,因此,小米影业负责人黎万强不得不多次强调,“小米不做内容”, 言下之意在于,小米不与内容方竞争。

现在,电影行业“内容为王”的呼声已达成业界共识,影视公司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谁有能力产出高质量的作品,谁就能掌握更多的话语权。而对中型互联网影业而言,与最初的“热闹”进场相比,谁能继续留在场上,将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责任编辑:zy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