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电影网官方门户!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

焦宏奋:期待电影行业沉淀思考后的“厚积薄发”

发布时间:2020-02-25  作者:李霆钧  来源:中国电影报  浏览次数:2281073
分享

中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影股份董事长焦宏奋



“疫情期间,不管是创作端还是市场端,都有一个沉淀思考的过程,我们也有理由相信电影行业的厚积薄发。”谈到疫情过后电影市场的发展走势,中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影股份董事长焦宏奋如是说。


新冠肺炎疫情出现以来,为减少人员聚集,降低易感染可能,很多行业为了顾全大局而采取暂时停业,电影行业亦是如此。在焦宏奋看来,短暂的疫情不可能阻挡电影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趋势,这个自“非典”发生的2003年就开始就进入产业化发展快车道的行业,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让行业沉淀、思考未来的发展。


电影承担着展示时代精神、提振民族信心,丰富文化生活,为社会传播正能量的责任


《中国电影报》: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目前仍处在防控的关键阶段。在这期间,作为电影行业的“国家队”、主力军,中影集团、中影股份在防控疫情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焦宏奋中央发布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后,中影集团按照中宣部的通知精神成立了领导小组,加强对中影集团、中影股份的人员管理,落实责任到部门、到责任人。同时,中影集团负责北京电影制片厂宿舍区、洗印厂宿舍区等小区的管理,按照北京海淀区、西城区的属地要求,积极配合街道和物业公司加强对居民的管理,确保防疫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居民生活的有序进行。位于北京怀柔区的国家中影数字电影制作基地是一个生产单位,在2019年和2020年初有很多剧组拍摄,疫情发生后,也暂停了拍摄工作和后期制作工作。


春节期间,中影与很多创作者进行了交流,关注疫情的同时也要做好本职工作。目前,中影集团、中影股份正在积极筹备反映疫情防控工作中感人、动人故事的作品,希望把这些事迹尽快搬上大银幕。中影动画产业有限公司的创作人员,通过绘画的方式展现在战“疫”第一线医护人员的动人事迹。


中影动画创作的战疫情·漫画系列作品之一,作者:李驰


电影人是艺术人才,社会影响力大、动员号召能力强。整个疫情期间,我们看到许多导演、演员,有影响力的电影人通过电视、手机、网络等各种传播渠道为大家鼓舞士气,也有很多电影人为抗击疫情一线捐款捐物,展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和良好的社会形象。


《中国电影报》:反映时代、记录时代是电影的责任与使命,您也谈到已经有关于防控疫情的电影作品在筹备。您认为,在创作这类题材的作品时,怎样才能更好地向世界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抗疫故事?


 焦宏奋此类题材电影作品的主题,首先是要反映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一声令下,能够有这么强大的组织能力和治理体系,能够在短时间内调集这么多医疗和各类资源到一线,能够凝聚全国人民的力量团结一致、抗击疫情。


电影不仅仅是休闲娱乐产品,更承担着展示时代精神、提振民族信心,为社会传播正能量的责任。一部好的电影,要唤起在困难面前全社会、全体人民患难与共、共渡难关的精神。鲜活的人物,感人的故事,人和故事背后要体现出一种人间大爱,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对弘扬人类文化素养和精神素养起到正向推动的作用,这样的作品具有深厚的思想基础,真正能够引发人们的思考。


在抗击疫情这个过程中,很多感人的事迹都发生在普普通通的老百姓身上,比如一线医护工作者、解放军指战员、公安民警、新闻工作者、基层干部群众和志愿者等等。他们表现出来的是中华民族众志成城、守望相助、忠于职守、真诚奉献等优秀的品质,也是最能代表人性光芒的闪光点。


我常常被有关抗击疫情的新闻报道所感动,特别是全国各地的医务工作者奔赴湖北抗击疫情一线,不畏牺牲、不怕困难。再比如社区工作者、保安、快递小哥等等,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到疫情防控的工作当中,尽他们的绵薄之力,对社会、对他人献出一份爱。


在这个时刻,电影人要激发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作为国有电影企业,中影有义务、有责任创作“四个讴歌”的精品力作。当然,电影的创作也需要全行业的团结协作,在作品筹备的过程中,要集合组织业界的优秀编剧、优秀导演、优秀演职人员共同创作,联合电影界有实力的企业共同完成,力争打造出传得开、立得住、留得下的精品力作。


《中国电影报》:正如您所说,一部好的电影作品,尤其展现全社会关注的重大战“疫”的作品,所蕴含的价值往往会超越一部电影本身。


 焦宏奋是的。电影首先要承担起客观记录的功能,同时又要反映历史和精神层面的内容。我们既把电影作为丰富人民文化生活的一种产品,也把电影看作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对人民群众对未来美好向往追求的一个载体。在当下就是要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努力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民族的优秀作品。当然,我们不能奢望一部电影承载过多的诉求,但电影创作一定要牢记这样的使命,使故事真实、有厚度、有宽度,有文化、有内涵。


疫情是暂时的,电影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趋势不会变


《中国电影报》:受疫情影响,很多剧组暂停拍摄,全国影院也暂停营业。您如何看待此次疫情对于电影产业发展,尤其是创作和市场方面的影响?


 焦宏奋从上世纪90年代文化体制改革开始,中国电影就进入了快速发展的主干道。中国电影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迎难而上、砥砺前行,到如今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创作生产国和第二大电影市场,银幕数已经跃居世界第一。疫情是暂时的,我国的电影市场规模、产业发展潜力没有变化,广大中国观众对电影这一精神文化“主食”的需求和期待没有变化,电影业发展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趋势也不会有变化。


这次疫情期间,电影人也获得了冷静思考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机会,我想,我们需要从三个层面来理性看待未来电影行业的发展


第一,从多元化观影渠道的角度看,我们已经拥有7万块银幕的规模,这仍是电影放映的主流渠道。目前,也出现了更多的输出渠道,为广大观众提供了更便捷的观影方式,这就需要电影院的建设更加理性、电影院的服务更加到位、电影院的大银幕品质和社交氛围营造更加凸显。


第二,从电影院经营角度看,还是需要加强科学管理和人性化服务,提升观影体验。在影院观影的花费要高于在家通过电子设备观影,为什么大家要选择走进影院呢?是希望在电影院能看到更优质的画面,感受更真实震撼的音响效果,如果在服务方面、放映标准方面都不能达到标准,我们就会流失观众。


第三,我们要为观众提供更优质的电影作品。目前,全年单日票房的峰值可以达到10亿以上,低谷时只有5000万左右,说明电影院上座率的提升空间非常大。这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优质电影节目资源还不够。我国每年可以生产超过1000部电影,应该把资金、人才、制作等各方面的资源更加集中,推出更多弘扬主流价值观,温润人们心灵,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精品佳作。


疫情期间,不管是创作端还是市场端,都有一个思考沉淀的过程,我们也有理由相信电影行业的厚积薄发。面对疫情,各行各业都会遇到困难,所以电影人更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修炼内功,从自身挖掘潜力,提高创作和服务质量,通过内功的提升来克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短板。让观众走进电影院,享受一场视听盛宴,同时有所感、有所乐、有所思、有所悟,中国电影未来发展依然潜力无限、大有可期。


一个理性、成熟、有竞争力的电影市场

一套健康、稳定、精准的宣传营销体系


《中国电影报》:电影院目前还未恢复正常营业,但也积累了一批优秀作品“蓄势待发”。对于今年电影业的恢复运行、复工复产,您有何建议?


 焦宏奋疫情对于整个电影行业的冲击是客观存在的,但我对行业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在积极认真创作、推出更多精品力作的基础上,我们也需要一个理性、成熟、有竞争力的市场,一套健康、稳定、精准的宣传营销体系。


近年来,我们已经探索出全年的几个大档期,是契合中国人观影习惯、符合当下社会消费行为习惯的档期。比如暑期档,学生观众放假了,儿童片、动画片就会多一些。国庆档,会有更多展现国家繁荣发展、改革开放进程和人民幸福生活的影片上映。贺岁档以及春节档,就是“合家欢”电影相对集中的档期。


电影市场的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这几个大档期,我们应当通过有效的推荐、营销,加强中小特色影片的知晓度和影响力,提升观众在其他档期走进影院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避免盲目性。这样不仅增强了市场的活跃度,也避免了好多影片“一周游”甚至“一日游”的现象。


在这其中,我们要处理好两层关系。首先是从粗放地拍电影、放电影,逐步转到供给侧的主动宣传和精准营销,这是提升影院上座率很重要的方式。第二是电影短期营销和长期计划的结合,这一点我们也已经借鉴国外一些好的做法,在影片创意的过程中,已经公布了下一步的拍摄计划、放映计划。


同时,电影的分线放映、分区放映也很重要。如果所有影片都是全国范围上映,容易造成营销资源的浪费,发行方式、发行区域的精准化制定,也是电影人需要思考的课题。


《我和我的家乡》全面展示脱贫攻坚丰硕成果


《中国电影报》: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在这样的重大历史节点,中影有哪些创作计划?


 焦宏奋虽然发生了疫情,但中影始终在推进各类影片的创作。今年,中影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奔小康的主题,正在创作电影《我和我的家乡》,围绕脱贫攻坚的几段故事展示我和我的家乡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影片的剧本正在创作中。明年为建党100周年的创作,已经有成熟的剧本,正在筹备拍摄。还有一些重大的工程建设,例如国家中影数字电影制作基地二期,中影承建的2020年下半年迪拜世博会中国馆的项目,都在积极推进当中。


《中国电影报》:作为电影行业的“领头羊”,中影在打造精品力作、规范电影市场、电影技术研发等方面,始终承担起了国有电影企业的使命与责任。面对高速发展、日益变化的电影市场,中影有哪些新的思考与探索?


 焦宏奋中影是一家全产业链电影企业,涵盖制片、发行、放映、影视服务,四个板块正在探索能够有助于企业、行业发展的新举措。为此,中影在近期召开了两次视频会议,各子公司要在深入思考后,写出调研报告以及对中影未来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比如在制片环节,中影加大自主开发力度,应该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创作出反映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优秀国产影片,包括重大时间节点的重点影片,这是中影在聚焦主业层面抓的重点。市场方面,中影需要思考院线如何更好地服务上游制片,电影院要探索提升放映质量、提高影院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的方式。


影视服务板块,中国巨幕、高格式放映系统、中影巴可放映机以及影院管理系统和激光放映系统,也要思考如何提升放映效果,降低经营成本。在规范市场的层面,中影始终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依法规范运营。再比如国家中影数字电影基地,如何为中国电影工业化水平的提升贡献自己的力量、发挥自己的作用,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同时,要对“互联网+电影”催生出来的新业态保持足够的敏感,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为中国电影产业发展赋能。




[责任编辑:ZYW]